孔子用什么区分君子与小人?孔子做人的标准 -凯发推荐

博主:林阳网林阳网 50分钟前 1

君子与小人小古文的译文

原文:

大凡君子与君子,以同道为朋;小人与小人,以同利为朋。此自然之理也。

然臣谓小人无朋,惟君子则有之。其故何哉?小人所好者,利禄也;所贪者,货财也。当其同利之时,暂相党引以为朋者,伪也。及其见利而争先,或利尽而交疏,则反相贼害,虽其兄弟亲戚,不能相保。故臣谓小人无朋,其暂为朋者,伪也。君子则不然。所守者道义,所行者忠信,所惜者名节。以之修身,则同道而相益;以之事国,则同心而共济。终始如一,此君子之朋也。

译文:

大体说来,君子与君子,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;小人与小人,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。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。

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,只有君子才有。这是什么缘故呢?(因为)小人所喜的是利禄,所贪的是货财。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,暂时互相勾结而为朋党,这种朋党是虚伪的。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,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交情日益疏远的时候,却反而互相残害,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。所以臣认为小人无朋党,他们暂时为朋党,是虚伪的。君子就不是这样。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,所奉行的是忠信,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。用它们来修养品德,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;用它们来效力国家,则能够和衷共济,始终如一,这就是君子的朋党。

孔子提出君子人格包括

#文化传承#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,“君子”这个词经常出现。不过,起初它多指“君王之子”,着重强调身份地位的崇高;后来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,正是“君子人格”的大力提倡者。

孔子将儒者分为士、君子、圣人三个人格层次:士是一般儒者,圣人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,而君子则介于其间,是孔子着力提倡的具有道德学问的人格典范。

那么,究竟什么是君子呢?或者说,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君子呢?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对“君子”有很多论述。简单来说,“君子”应具有以下品格:

1.仁:本质在“爱人”,即对人类的爱,包括积极的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以及消极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

2.孝悌:这是处理家族(家庭)内部关系的要求。孝,即孝顺、孝敬、孝养父母;悌,指对兄弟姊妹的友爱。

3.安乐:君子要“坦荡荡”,“不忧不惧”,安乐自得。

4.礼:君子要用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,以礼立身,从而养成恭、让、忠、信等道德。

5.和:“君子和而不同”,在人际交往中,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;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,却不必苟同于对方,而要赤诚相见,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。

6.义:即适宜,指做事要合于道德礼仪。君子要重义轻利,勇于行义,而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(是不勇敢的表现)”;同时,君子要立足忠诚信实,勇于知错改过,按照义的要求来行事。

7.友而不党:君子与君子交朋友,有益于切磋知识,砥砺品性,因为美好的人格可彼此助益;但君子“群而不党”,力戒结党营私,使气苟且,而应以道义相尚。注重大节,方堪担重任,“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”!

8.好学:君子要好学笃行,进德修业,努力上进,不仅要爱学习,会学习,还要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。

9.时中:时,指君子要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,能运用辩证观点来处理问题;中即中庸,指为人处世要既无不过,也无不及,而应恰到好处。此外,君子还要重视培养人格内涵与外在表现的恰当,“文质彬彬”,表里相宜。

10.自律:君子慎独,善于自律,立身处世心存敬畏,“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”自我砥砺以成就君子人格。

11.自省:自我反省是君子人格完善的必要途径,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甚至言行举止都要时时内省,“君子有九思”:

“视思明”:看到一个现象时,要想一下,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,是否真正理解、明白了看到的东西;

“听思聪”:听到什么的时候,要考虑一下,偏听了没有,轻信了没有;

“色思温”:待人处事时,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,要保持温和;

“貌思恭”:不论对方贵贱,都要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;

“言思忠”:我说的是实话吗?我言而有信吗?

“事思敬”:做事时,要想一下自己是否敬业、认真;

“疑思问”:有问题要不耻下问,以求得正解;

“忿思难”:感觉要发脾气时,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,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;

“见得思义”:看到好处、利益时,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取之有道,得之有义。

由以上可见,孔子对“君子”的要求是相当高的,在现实生活中,一般人要全部做到,殊为不易。不过,这也为我们日常的道德行为,树立了一个典范。

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为人不同指的是哪一句

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为人不同的名言在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中被提到,原文是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意思是说,君子们之间虽然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,但是可以和谐相处,互相尊重;而小人们虽然看起来意见相同,但是却不能和睦相处,经常互相攻击。孔子认为,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道德修养和处世态度的不同。

君子与小人古文注音版

以下是注音版:

译文:

孔子说:“君子心胸宽广,小人经常忧愁。”

孔子说:“君子看重的在于义气,而小人看重的却在于利益。”

孔子说:“君子安详、坦然而不傲慢。小人傲慢而心情不得安宁。”

孔子说:“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,做事行动敏捷。”

论语里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两条论断

《论语述而篇》中。

子曰: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
孔子说:君子心地开阔宽广,小人却总是心地而促,带着烦恼。

《论语子路篇》中。

子曰: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
孔子说: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,盲目附和。小人追求与人相同,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。

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区别是其内心的道德修养。君子心中无利己之心,小人心中充满私欲,所以在外在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。以上两章经文从两个方面描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外在表现。

孔子《论语》中定义的“小人”是怎样的人

小人,通常指儒家定义的“君子”的反义词,古语亦有多种涵义。

但当下定义中普遍认定儒家对小人的定义,指像小孩子那样说翻脸就翻脸,说变脸就变脸,出自孔子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,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”说。

现如今,在中国社会生活中专指喜欢明争暗斗,做搬弄是非、挑拨离间、隔岸观火、落井下石、施诈之类坏事的人,与“贵人”一词相背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12-09网站图片、文章 来源于网络,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 ,凯发推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网站站长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