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惊南方人的东北大火炕(东北火炕的完整内部构造) -凯发推荐

博主:林阳网林阳网 03-09 132

漫谈后山地区的火炕 牛的住处叫什么

农家火炕( *** 图片)

文/孟泽辉 

  北方地区究竟何时有了火炕?虽无详实考证,但是许多学者认为,火炕是满族人取暖的一大贡献。满族入主中原后,火炕技术随之进了皇宫,盛京(今辽宁省沈阳市)皇宫内多设火炕,有的一室数盘,既解决了坐卧起居,又通过炕面散发热量保持了室内温度。自满族入关统治276年间,火炕在我国北方得到了大普及。

  乌兰察布后山地区自有汉族迁居以来,火炕便与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。直至如今,北方城乡部分家庭仍砌筑火炕,为了睡觉舒适而温暖。

  一、火炕的综合功能

  火炕主要有烧水、做饭、睡觉、取暖功能。城乡居民家庭都是锅灶连着火炕,因此烧水、做饭方便自如。夜晚休息,过火的炕面温热,躺在上面舒服极了。每年隆冬季节来临,虽然室外寒风凛冽,雪花纷飞,但是屋里温暖如春,热气扑面。这都是火炕发挥了它的功效,昼夜散发着均匀的热量。

聚餐( *** 图片)

  农家一年四季烧柴草,炉膛里的火种常年不灭,炕面始终保留着热温。辛苦劳作一天的人们,虽然肚子里填的是粗茶淡饭,但是躺在热乎乎的火炕上,浑身通泰,热血充盈,既解乏,又舒坦。从火炕上积蓄起新的能量,第二天下地劳作浑身充满了干劲。的确,农人就是依赖着这盘火炕,一直到数九天才生火炉也并不见怪,因此民间流行俗语:“立冬柴草苫房,家暖一条火炕”。也就是这盘热炕,把人们驮出寒冷的冬季,迎来了温暖的春天。

  婴儿呱呱落地,便与火炕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儿时,谁不在炕上跌跤滚爬,留下磕磕绊绊的脚印;谁不踩着炕上高粱席成长,听着母亲悠长亲切的催眠曲进入梦乡。

  火炕是更好的家务活平台。撕棉花、缝盖窝,炕尿布、蒸馒头、捏莜面、生豆芽、孵小鸡、剁猪菜、晾山药粉……这些都是在火炕上完成的;火炕还是男人们喝酒的小天地,闲暇之时,相邀亲朋好友把盏划拳。酒热炕更热,三盅烧酒下肚便开了话匣,坐在热炕上东抓西扯瞎吹,天南海北胡侃。少许,还得挪挪被烙得痒痒的热 *** ,多么地惬意快乐。

围坐炕桌吃饭( *** 图片)

  火炕是家庭活动的大舞台。吃饭是椅,学习为桌,睡觉是床;是家庭成员悠闲休憩的港湾,孕妇分娩的产床,婴幼儿成长的摇篮。要是有个腰酸腿疼,不用打针吃药,睡个热炕头便是更好的治疗 *** 。

  农村早期流传:“三十亩地一头牛,老婆娃娃热炕头”的顺口溜。由此可见,要想有个红红火火充满朝气的家,不能缺少一盘火炕,这是老一辈农人理想的幸福生活。

  二、火炕的建筑种类

砌炕洞( *** 图片)

  火炕的形状、位置、尺寸,以及锅灶、烟道、炕洞、狗窝、烟囱等砌筑,都有一整套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。只有按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,才能砌造出不倒烟、不憋火,通盘温热又保温的火炕。否则,就是一盘“烟炕”。人们常说:“老婆不在炕头闲,下雨房漏灶火烟”,因此遇有“烟炕”让人大伤脑筋,所以砌好一盘火炕可不是简单的泥工活儿。单说烟道,就有“爬齿洞”“回头洞”“蛇形洞”等多种砌法。在通往烟囱的墙壁上再巧妙地安装一个“插板儿”,还能根据风力的大小来控制烟囱的抽吸量,有效地延长火炕的保温时间。后山地区城乡居民住所方位普遍是坐北朝南,室内火炕形式主要有:

  正炕 也叫前炕、南炕。炕靠窗户,冬暖夏凉,是城乡居民家庭最常见的火炕之一。

  北炕 也叫后炕、倒炕。炕靠后墙,屋里光线明亮,也是城乡居民家庭常见的一种火炕。

  顺山炕 是顺着房屋山墙走向的炕,室内面积小人口较多的家庭多砌筑此炕。

  隔墙炕 不论前炕还是后炕,锅台和炕用山墙隔开,这种炕免受锅台油烟气的污染,特别干净。

  连锅炕 这是大众化的火炕形式。不论前炕、后炕、顺山炕,都是炕与锅台相连,这种炕易遭受锅台油烟气的污染。

  齐盘炕 指炕一端靠墙,另一端砌锅台。70年代以后,人口较少的家庭多采用此炕。如果在锅台与炕之间做起隔扇,那么既美观又干净,还可扩大室内空间。

齐盘炕( *** 图片)

  南北炕 就是一间屋子,中间只留1米左右的过道,南北两面都是靠墙通头炕。过去的车马大店都砌这种炕。

  连二炕 是指两间房子的炕相连,门也相连,也是大车店多采用的炕。

  门字炕 南北炕在山墙处连接,呈门字形,车马大店多砌这种火炕。

  刀把子炕 多指火炕的一端还附带一个贴墙的烟道,炕连着烟道,看起来像一把菜刀。

  炕砌好后,炕板子覆盖炕面,繎泥抹平,然后用火猛烧,等到大气蒸发后,用柴草覆盖炕面,谓之“出汗”,只有“出汗”的炕才能睡人。有的农家把细粘土撒到炕面,用馇山药丝水反复刷擦,直至光滑为止。最后再装一根软木炕沿,并油漆成红色,一盘火炕算是大功告成。

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,炕厢、炕面多数用砖砌筑,炕厢、炕沿和锅台用水泥抹制,瓷砖贴面,炕面多用白灰抹制。有的人为了追求城市生活风味,于是就给炕镶嵌一个仿床框架,看上去是张床,坐上去方知是热乎乎的火炕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炕床”。

  三、炕围绘画艺术

  “炕围”也叫“墙围”,是民间建筑装饰中常见的一种裱糊、绘画艺术。当火炕砌成以后,挨炕墙面都要进行裱糊或绘画油刷。一则装饰美化居家,二来也防止人们在炕上活动时粘擦白粉。

  早年,炕围以裱糊为主,具体做法是:先用白矾水浸湿墙壁,然后裱糊落花纸,晾干以后,用清漆(俗称亮油)涂刷两遍即可。落花纸炕围被淘汰后,时兴起油漆绘画炕围。上漆时,从炕面向上取50~80厘米为炕围的高度,用白矾水浸湿墙壁,然后刷一层水胶水,待干后,选择主人喜爱的颜色,如米黄、天蓝、豆绿、卡其色、柠檬黄、淡雅粉等调和漆涂刷。

  炕围绘画图案一般多见山水花草,再配有立体感的花边,显得美观大方,富有诗意;也有绘画“莲花鲤鱼”“双狮戏球”“松鹤福寿”“麒麟送子”等民间常见的吉祥图案,给人一种春满人间,民乐永丰之感;还有的把民间神话“牛郎织女”“八仙过海”“梁山伯与祝英台”“西游记”等神话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搬上炕围,使人看后浮想联翩……最后一道工序是,罩一层清漆护色增亮。如果炕围脏了可用温水擦洗,亮丽程度依然如故。

  四、火炕摆设习俗

  过去,火炕摆设常见有四件:炕柜、炕桌、针线笸箩、瓜蛋。

  炕柜多用硬杂木制做,长约180厘米,高60厘米,宽60厘米左右,一般选紫红、桔黄色油漆。柜正面有两门可对开,两侧各做一个装饰门。柜门用绘有风景画的玻璃镶嵌,柜门之下皆有抽屉,置放杂七乱八的小物件。炕柜一般摆放在炕尾(俗称后炕),上面用来码垛被褥。

  炕桌多用榆、桦木制做,桌面60~80厘米见方,高约30厘米,漆之红、黄、紫、白等色。炕桌通常放在炕中央,是吃饭、喝酒、饮茶、娱乐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。

  农家火炕一般都有针线笸箩,用硬纸片缝好,再用麻纸多层糊裱而成。里面置放线板子、顶针、剪刀、针忽罗儿、纽扣之类的东西,属家庭主妇专用。

农家火炕( *** 图片)

  瓜蛋,也就是圆形枕头,是用两块手绢错角缝制,用荞麦皮塞满撑圆,是火炕上最常见的随意摆设。它似乎是男性专制用具,君不见,男主人吃完饭,放下碗筷,抹抹嘴,顺手揪来一个瓜蛋就睡之大吉了。

  五、火炕忌讳风俗

  城乡居民对火炕的忌讳风俗大致相同。比如:忌讳死去的人停放在火炕上。人死后穿好寿衣要移放在门板上,如果把尸体停放在火炕上,死者背挨炕板子,去阴曹地府要受罪;忌讳已出嫁的女子在娘家炕上生孩子,防止自家弟兄遭受血光之灾;忌讳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在女方娘家的炕上同眠共枕;生活在火炕上的人们,都有上炕盘腿的功夫,因此忌讳家人或来客八叉开腿坐在炕上,尤其是女性,被认为是极不雅观之举;忌讳家人或来客坐在锅台上或蹬着锅台上炕;来客最忌讳主人让其坐在或睡在没烧火的冷炕上,认为是冷眼相待;忌讳同炕有着相关话题的骂人话,如:“去你们家啦,还是上你们炕啦!(即指男女上床之意)把你们家炕洞子跳塌了”,无论谁听到这样的话,都要和你理论一番。

后炕( *** 图片)

  六、火炕其他习俗

  火炕与许多民间礼俗有着密切的联系。过去,几代同居一室的大家庭中,最热乎的炕头位置(连锅灶的一端),供家中辈分更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。亲朋挚友登门,主人必须邀请上炕头,坐在热炕头喝酒、喝茶、双方叙情,其乐融融。家里来的客人围坐一圈,长者一般居中;有下炕者,要从人圈外的炕尾下,而不能迈腿从炕头或锅台下。还有一种生活中的常习,那就是家里来客睡不下,孩子们可以到邻居家借宿,主人也不介意。

  火炕历史悠久,影响深远。人们根据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、风俗习惯而创造出许多以“炕”作词根的词语,如:炕头、炕稍、炕沿、炕帮、炕厢、炕板子、炕洞子、炕桌、炕柜、盘炕、打炕、桄炕、烧炕、铺炕、温炕、暖炕、叠炕、尿炕、睡炕(也叫“爬炕”,意指人染病)……

  还有与“炕”相关联的俗语,在后山地区俯拾仰取,如:“尺八的锅头二尺的炕,圪肘子担在窗台上”“烂店开不成,炕头不让人”“刘二盘炕合适不过火”“炕沿打滚儿,只往里打,不往外翻”“傻小子睡凉炕,全凭火气旺”“炕上躺病人,地下站愁人”“玻璃窗户大正房,红花盖窝垛半炕,连二红柜摆中央,喇叭匣日响又亮”等。

  当今,城镇高楼林立,楼房暖气和各种取暖设施普及,床逐步代替了炕,使用火炕的家庭越来越少。住在宽敞的楼房里,睡在柔软的实木床上,确实要比火炕舒适高雅。人们只在临近初冬和供暖期已过的春寒那段日子,躺在床上便怀念起过去的火炕,因为它温暖过我们的灵魂。

北极地穴式火炕 中原地区的土火炕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03-09网站图片、文章 来源于网络,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 ,凯发推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网站站长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