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然勒石碑文原文?与燕然勒功相关的人物 -凯发推荐

博主:林阳网林阳网 今天 1

使至塞上燕然典故赏析

《使至塞上》尾联“萧关逢侯骑,都护在燕然”中运用了“燕然勒功”的典故,表现了诗人要像窦宪那样在边塞奋勇作战、建立不朽军功的豪情壮志。“燕然勒功”也称为“燕然勒石”,典故出自《后汉书》。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,出塞三千里,至燕然山刻石记功,后以“燕然勒功”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。诗人用此典故,更显慷慨悲壮。

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解释

碎首黄尘燕然勒功:汉代,窦宪将军大败匈奴,于是在燕然山刻石记功。后来人们用此来表示取得了重大胜利,也可用来形容建功边地的决心和气概。整句话是指为祖国建功立业愿抛头颅献出生命。碎首,把头弄碎,指献出生命。黄尘,灰尘,尘土。燕然,山名。勒,刻。

燕然勒功中的勒的意思

燕然勒功,读作yānránlègōng,亦称为“勒石燕然”,是成语,典故名,典出《后汉书》卷二十三〈窦融列传·窦宪〉。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、东胡乌桓、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,封燕然山,勒石记功。《封燕然山铭》碑文上记载“上以摅高、文之宿愤,光祖宗之玄灵;下以安固后嗣,恢拓境宇,振大汉之天声”。“燕然勒功”、“勒石燕然”作为重要的典故,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。

燕然未勒的典故是什么

燕然未勒:指战事未平,功名未立。典故出在《窦宪传》:“勒燕然”

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附《窦宪传》:“(窦宪)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,大破之。虏众崩溃,单于遁走。……宪、秉遂登燕然山,去塞三千余里,刻石勒功,纪汉威德。”

燕然,山名,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。勒功,刻石记功。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,出塞三千余里,登燕然山,刻石记功。后以“燕然勒功”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。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。

而“燕然未勒”的意思即包含功业未成、边患未平之意。

饮马瀚海,燕然勒功

说的都是霍去病。

西汉元狞四年(公元前119年),21岁的霍去病辗转万里沙漠,追寻匈奴主力。奔袭两千多里,越过离候山,渡过弓闾河(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克鲁伦河),歼敌七万多人,俘虏匈奴屯头王,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,相国,当户,都尉等八十三人,并乘胜追击至狼居胥山(推定是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侧的肯特山)。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大典,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,兵锋一直逼至瀚海(一种说法是蒙古北冰洋流域和内河流域的分水岭,另一种说法是今俄罗斯贝加尔湖)。

后世称之“饮马瀚海,封狼居胥。”就是把战马牵到瀚海边饮水,到狼居胥山上祭天。

燕然勒功读音

燕然勒功-拼音

[yānránlègōng]

释义

指建立或成就功勋。

例句

精神如熊气如虹,梦寐思勒燕然功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3-12-12网站图片、文章 来源于网络,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 ,凯发推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网站站长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